獲得殊榮并作大會經驗交流
- 信息時間:2024-01-31 14:17
- 瀏覽次數:
1月29日至30日,全國檔案工作暨表彰先進會議在北京召開。在會上,江蘇省委辦公廳廳務會成員、省檔案局局長、省檔案館館長顧俊作為兩個省級檔案部門代表之一作大會經驗交流,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(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)、南京市建鄴區檔案館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檔案局授予的“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”稱號,泗陽縣檔案館副館長姜云路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檔案局授予的“全國檔案系統先進工作者”稱號。
顧俊介紹了江蘇檔案部門堅持“局館聯動、聚力發展”新思路,扎實推動全省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創特色、走在前的主要經驗做法。
近年來,江蘇檔案部門把推動局館深度融合作為重要牽引,構建上下貫通、執行有力、運行順暢的體制機制。省檔案部門充分發揮局長館長“一肩挑”體制優勢,不斷健全“三項聯動機制”,加強全省檔案工作系統性謀劃、整體性推進、常態化協同。積極倡導有條件的地方實行局長館長“一肩挑”,督促市縣落實檔案局局長由黨委辦公室(廳)負責同志兼任的要求,鼓勵配備專職副局長,目前,13個設區市和絕大多數縣(市、區)均明確了局長或專職副局長,部分市、縣實行了局長館長“一肩挑”。在工作機制上普遍建立局館工作聯席會議、工作會商、工作清單對接等制度,做到重要決策提前協商、重要工作協同推進、重要安排及時溝通,促進了局館深度融合。去年,省檔案局、館聯合對3個市、6家省級單位開展檔案行政執法實地檢查,對50家省級部門單位開展檔案工作保密管理情況檢查,凸顯了局館融合的優勢。省檔案部門建立重點任務常態化協同調度機制,就檔案宣傳、信息化等工作先后成立14個工作專班,局館聯合舉辦全省檔案局長館長培訓班、全省檔案工作會議等重要活動21場,聯合出臺大力實施新時代新成就江蘇記憶工程、加快推進檔案信息化迭代轉型工作等重要文件近40份,切實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,達到1+1>2效果。
江蘇檔案部門把落實“四個好”“兩個服務”作為第一要務,合力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、長江文化帶建設的重要論述,聯合大運河沿線6省2市檔案部門牽頭成立“大運河檔案文化聯盟”,聯合湖北省舉辦“同飲一江水 共護兩座橋”全網直播活動。呼應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提出十周年,中國絲綢檔案館在蘇州開館。南通舉辦“張謇與大生檔案的世界意義”國際學術論壇,強化了檔案的國際合作與交流。提前介入指導江蘇發展大會檔案歸檔工作,主動對接指導主題教育文件材料收集歸檔,確保重大活動檔案資料系統完整。主動服務主題教育,推動將舉辦“書信家國 尺牘情深——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長三角檔案聯展”固定展及全省巡展納入省委常委會年度重點工作,170多批次、6000多名黨員干部來館參觀,遍及全省的39個巡展深受基層干群歡迎,已接待480多批次、4.2萬多人次參觀。全省111家檔案館接入“全國檔案查詢服務平臺”,實現綜合檔案館全覆蓋。堅持數字賦能檔案惠民,全省館藏檔案數字化率大幅提升。去年全省新增全國示范數字檔案館4家,國家級數字檔案館5家,總數全國領先。
江蘇檔案部門把實施“四個三年行動計劃”作為重要抓手,著力夯實檔案工作現代化根基。大力實施《省檔案館業務建設推進三年行動計劃》,在省檔案館接受國家檔案局業務建設評價考核后,立刻開展“回頭看”,按年度制定任務清單、責任清單,努力實現省館業務建設水平新跨越。大力實施《省級機關部門單位檔案移交與接收進館三年行動計劃》,明確3年內完成100家省級機關部門單位到期檔案移交接收工作,省檔案館搬遷后共接收檔案約27.4萬卷、31.7萬件。大力實施《“為院士建檔”三年行動計劃》,計劃三年內實現500名江蘇院士征集建檔工作全覆蓋。大力實施《江蘇省檔案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》,明確3年內全省檔案專家型人才儲備達30人、工匠型人才儲備達50人、青年業務骨干儲備達70人,舉辦檔案專業人員職業能力競賽,多措并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檔案人才隊伍。
蘇州市工商檔案管理中心(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)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檔案局授予的“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”稱號
南京市建鄴區檔案館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檔案局授予的“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”稱號
泗陽縣檔案館副館長姜云路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、國家檔案局授予的“全國檔案系統先進工作者”稱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