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信息時間:2023-08-24 14:38
- 瀏覽次數:
保管單位:江蘇省檔案館
內容與評價:《先鋒雜志》(后改為《先鋒》),是新四軍第三師政治部兼蘇北軍區政治部主辦的內部刊物,在蘇北根據地中很有影響。
1941年9月上旬,《先鋒雜志》在江蘇鹽城阜寧境內創刊,32開本,鉛印,每月出一至2期不等,主編李恩求,刊名由陳毅題寫。1942年9月1日改名《先鋒》,同年11月份因戰事緊張而停刊,1943年6月15日復刊,每期6萬字左右,最多達10萬字。《先鋒雜志》“復刊詞”中說:本刊在去年11月因嚴重的戰爭環境而停刊,已有7個月了,現決定復刊。復刊后的任務與過去有所不同,性質與范圍更加廣泛。它是黨政軍各項工作的綜合剛物,讀者對象除部隊干部外還有地方干部。復刊后的《先鋒雜志》不限于較嚴肅的軍政論著,還刊登輕松活潑的文藝創作。除軍事政治工作以外,還有黨務與行政工作;除了反映主力部隊地方兵團的內容外,還有民兵活動與群眾斗爭。雜志發行范圍為:(1)蘇北的淮海、鹽阜兩地區的主力部隊及地方兵團發至連隊止,每連1份;(2)軍事政治機關除各級首長外,每單位1份,每部科、股各1份;(3)地方行政機關發至區級,每區1份。1944年11月15日,中共蘇北區黨委及新四軍三師軍政委員會決定改進《先鋒雜志》的編輯發行工作,《先鋒雜志》改名為《先鋒》;除刊載中央電發各種有關黨政軍工作的指導文章外,著重于較為成熟的帶有指導性的經驗介紹、重要問題的研討等,性質較過去大為嚴肅,作為軍隊中營以上、地方區委以上干部的讀物。抗戰勝利后,師長黃克誠率新四軍第三師主力3.5萬人進軍東北,《先鋒》雜志停刊,前后共出版了40期。
目前,《先鋒雜志》 (《先鋒》)存世很少。館藏《先鋒雜志》 (《先鋒》)共37冊、43期(其中部分為二期合冊),為國內收藏最齊全、最完整,是研究新四軍和江蘇抗戰的珍貴參考資料。
1941年9月出版的《先鋒雜志》第二期封面
1941年9月出版的《先鋒雜志》第二期目錄
《先鋒雜志》第二期插頁木刻——高梁熟的時候
師政治部《關于先鋒雜志的決定》(1942年9月《先鋒》雜志)
黃克誠《怎樣對付日偽軍的夜間反襲》(1942年9月《先鋒》雜志)
陳毅為《先鋒》雜志周年紀念題詞(《先鋒》雜志第二年第一期)
《先鋒雜志》第二十期封面木刻——誕辰之喜悅。該雜志前期封面、封底經常刊登木刻作品。
1943年6月15日出版的《先鋒》復刊號第一期
來源:江蘇省檔案局、江蘇省檔案館編《江蘇珍貴檔案圖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