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縣館藏國家重點檔案《黃體潤日記》出版發行
- 信息時間:2018-06-05 09:37
- 瀏覽次數:
2018年5月25日,《黃體潤日記》影印出版首發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。國家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主任馬靜、國家圖書館業務處研究館員韓華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民國部主任于浩、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編輯王錦錦、豐縣檔案局局長李琳及有關大學圖書館專家、學者參加座談。
黃體潤,字玉山,江蘇豐縣華山鎮黑樓村人,是國民黨豐縣地方黨、政、軍首腦人物之一。1920年畢業于江蘇省立第七師范學校,曾任小學教員、豐縣教育局視學、豐縣師范學校校長等職。后歷任國民黨豐縣縣黨部監察委員、豐縣教育局長、代理縣長、縣黨部書記長等職。黃自1933年6月至1948年11月,十余年日不見綴,詳細記錄了豐縣的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文化、教育、體育、農業、手工業、風土人情、自然災害、國內戰事、國共合作、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、豐縣剿匪、湖西肅反、與共產黨領導李貞乾烈士的友誼、子女學習、家庭日常生活等,形成了300余萬字《黃體潤日記》手稿,是目前江蘇省僅存的由國民黨地方主要領導親自撰寫、紀錄詳實、內容豐富、時間跨度大、信息覆蓋廣的民國時期地方檔案史料,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檔案。國家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的專家們認為,《黃體潤日記》作為民國時期日記手稿類文獻,有很好的歷史傳承稟賦,有不菲的學術研究價值,有迫切的文獻整理必要。由國家圖書館牽頭影印出版的《黃體潤日記》,充分體現中國特征、江蘇特點、豐縣特色。
該書除面向社會公開發行外,還將分送中央檔案館、國家圖書館、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圖書館及研究機構,并與國際知名圖書館進行圖書交流,為廣大讀者、專家、學者了解、研究民國時期中國農村、江蘇地方歷史、舊時豐縣發展等提供第一手資料,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效益,助推振興豐縣的戰略實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