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|
|
中共蘇南區委員會 全宗號 2121
- 信息時間:2003-08-01 16:07
- 瀏覽次數:
(一)機構概況
中共蘇南區委員會(1942年5月——1945年8月;簡稱蘇南區黨委)。1938年六、七月,新四軍第一、二支隊挺進蘇南,開辟抗日根據地,重建黨的地方組織。1939年12月19日,經中共中央東南局批準,成立蘇皖區黨委,下轄蘇南、蘇皖和蘇北三個特委,領導新四軍第一、二支隊活動地區的地方黨組織,內設秘書、組織、宣傳、武裝、婦女等部.皖南事變后,中共中央華中局決定撤銷蘇皖區黨委,成立江南區黨委,統一領導蘇南茅山、東路地區和浙西北、皖南部分地區的黨政軍組織。1942年5月,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后,江南區黨委改組為蘇南區黨委,對滬寧鐵路以南地區的黨政軍組織實行一元化領導,所轄范圍包括江寧、溧水、高淳、句容、鎮江、丹陽、溧陽、金壇、宜興等縣全部或大部,武進、無錫、吳縣等縣部分地區,以及安徽當涂、宣城、郎溪、廣德、浙江長興等縣境.至1945年8月,蘇南區黨委與浙西區黨委合并,成立蘇浙區黨委。
(二)檔案情況及其內容
館藏蘇南區黨委(抗日戰爭時期)檔案共19卷。主要內容有:
1、會議文件
中共蘇皖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,江南區黨委擴大會議記錄,鄧忠銘在區黨委擴大會議上關于蘇難民運工作的報告,江渭清在新四軍十六旅排以上黨員干部、活動分子會議上干預目前蘇南斗爭形勢及今后斗爭任務的報告。
2、政權建設
蘇南區行政公署暫行組織法,蘇南施政綱領。
3、軍事工作
區黨委關于堅持江南敵后抗戰之政治綱領,江南新四軍政治編印的連隊時事教育材料,江南新軍四軍告別民眾書。
4、斗爭史稿
抗戰后期編寫的《江南斗爭大事記》,新四軍杯車后不久編寫的《蘇南抗日根據地介紹》和《蘇南抗日斗爭簡史》手稿。
此外,還有區黨委調研室關于長興、廣德地區經濟、社會方面調查材料。
中共蘇南區委員會(1942年5月——1945年8月;簡稱蘇南區黨委)。1938年六、七月,新四軍第一、二支隊挺進蘇南,開辟抗日根據地,重建黨的地方組織。1939年12月19日,經中共中央東南局批準,成立蘇皖區黨委,下轄蘇南、蘇皖和蘇北三個特委,領導新四軍第一、二支隊活動地區的地方黨組織,內設秘書、組織、宣傳、武裝、婦女等部.皖南事變后,中共中央華中局決定撤銷蘇皖區黨委,成立江南區黨委,統一領導蘇南茅山、東路地區和浙西北、皖南部分地區的黨政軍組織。1942年5月,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后,江南區黨委改組為蘇南區黨委,對滬寧鐵路以南地區的黨政軍組織實行一元化領導,所轄范圍包括江寧、溧水、高淳、句容、鎮江、丹陽、溧陽、金壇、宜興等縣全部或大部,武進、無錫、吳縣等縣部分地區,以及安徽當涂、宣城、郎溪、廣德、浙江長興等縣境.至1945年8月,蘇南區黨委與浙西區黨委合并,成立蘇浙區黨委。
(二)檔案情況及其內容
館藏蘇南區黨委(抗日戰爭時期)檔案共19卷。主要內容有:
1、會議文件
中共蘇皖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決議,江南區黨委擴大會議記錄,鄧忠銘在區黨委擴大會議上關于蘇難民運工作的報告,江渭清在新四軍十六旅排以上黨員干部、活動分子會議上干預目前蘇南斗爭形勢及今后斗爭任務的報告。
2、政權建設
蘇南區行政公署暫行組織法,蘇南施政綱領。
3、軍事工作
區黨委關于堅持江南敵后抗戰之政治綱領,江南新四軍政治編印的連隊時事教育材料,江南新軍四軍告別民眾書。
4、斗爭史稿
抗戰后期編寫的《江南斗爭大事記》,新四軍杯車后不久編寫的《蘇南抗日根據地介紹》和《蘇南抗日斗爭簡史》手稿。
此外,還有區黨委調研室關于長興、廣德地區經濟、社會方面調查材料。